『评论』

认知型企业:数字化重塑风暴中的“灯塔”

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重塑,两个看似接近的方向,实则代表了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

 

客观的说,数字化转型可以看作是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做到提速增效的过程,而数字化重塑却可以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后,通过数据和智能驱动的业务模式重塑,无论是处于数字化转型还是数字化重塑的阶段,它们都有一致的目标:认知型企业。

 

正如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麦俊彦所说,“数字化重塑是一个旅途,是一个过程,而目标就是认知型企业。”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麦俊彦

 

的确,认知型企业的未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将是竞争力的另一种展现形式,也许对当下的竞争看来,它的价值并不明显,但是从长远的战略来看这会是一个决定胜负的抉择。不要忘了,当初的互联网出现所带来的跨界和颠覆,比如互联网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倒逼金融业走向数字化重塑,而走向认知型企业,将比互联网的颠覆更为彻底。

 

数字化深水区,鸡蛋要从内部打破

 

鸡蛋从外面被打破象征着生命的结束,放在企业身上可以说是被颠覆;鸡蛋从内向外的破壳而出象征着新生命的诞生,对企业而言可以叫做转型或重塑成功。

 

过去十年风行“由外而内”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指是依托互联网技术,企业主要是因外部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环境,改变客户服务和客户交互体验。



这个过程中,因为在技术发展的支撑下,创新会变得更为容易,与此同时,创新力的爆发式增长导致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创新变得容易,这对很多传统行业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竞争不仅仅是传统行业内的重新洗牌,还包括采用完全不同业务模式的数字时代“入侵者”闯入市场。这些新公司通常瞄准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绕开传统的市场参与者,获得对客户关系的控制权。

 

所以,同样是数字化之路,不同的企业行走的速度未必相同,挑战也各有千秋,这要求: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由内而外”地展开全面的数字化重塑,打造新型的商业模式。IBM称这种新一代的商业模式为“认知型企业”。

 

IBM全球商业价值研究院合伙人,人工智能/认知计算&分析领域全球负责人Brian Goehring表示,“IBM发现,由外而内引起认知型企业转型主要来源于不断变化的客户的期望,也包括无所不在的互联互通,尤其在过去三到五年内,这是我们看到的由外而内的科技推动。随着市场拉动力、技术的推动力,包括自动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5G时代的来临,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由内而外”地展开全面的数字化重塑,打造新型的商业模式。这使我们形成了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对认知型企业转型的必要性的探索。”


IBM全球商业价值研究院合伙人,人工智能/认知计算&分析领域全球负责人Brian Goehring

 

正是经过对自身的转型的探索,IBM认为,认知型企业能够进化出类似人类大脑和感官的功能,自动在外部收集、了解客户需求,再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从内部的平台、架构、数据、人才等关键的企业内核任务作出反应和决策,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的客户需求和多变的竞争环境。

 

毫无疑问,企业数字化已经从当初的浅水区试探,逐步走向了深水区的深潜,数字化转型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未来的方向,而IBM认知型企业转型的适时提出,则为处于数字化深水区的企业建立起可见的灯塔。

 

站在业务稳定和敏捷之间的“车库”文化

 

当然,罗马从不是一天建成的,在通向认知型企业这个终点的路上,企业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在业务的稳定和敏捷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记得Gartner曾经发布过一个双模IT的概念,意思是说,企业既要维持原有业务系统的稳定,还要兼顾新IT架构对业务创新的支撑,可以采用这种双模IT共存的模式。这其实与IBM的思路有异曲同工的意味。

 

麦俊彦说:“企业数字化重塑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企业的稳态业务,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客户价值。对于敏捷、快速迭代的业务,市场的竞争还未完全定型,可能还有很多市场新兴力量在里面参与,IBM Garage(IBM车库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消除传统的程序和障碍,快速发现错误并不断优化,从而激发组织变革。”

 

“车库”的创新文化其实也是经过IBM验证过的。IBM 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云应用服务总经理马勇举例,“一家世界领先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希望帮他的用户构建一个个性化、场景化、智能的绿色出行方案。我们和客户一起通过‘车库’文化和DevOps的方式,搭建了连接消费者和场景化服务的智能移动出行云平台。该平台满足了用户在停车、导航、支付、充电、语音识别等高覆盖度、一站式的场景化需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


 IBM 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云应用服务总经理马勇


在我看来,IBM车库创新也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可以打造内外部企业结合、发挥共创、实现创新文化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让企业以更柔和的方式走向认知型企业,而不必要经历过多失败。

 

七大要素是“白皮书”,也是方法论

 

4月8日,IBM在大中华区发布2019年重磅报告《认知型企业: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全面重塑企业——七大成功要素》的中国洞察。   

 

Brian Goehring也表示说,“这份报告里不仅包括了我们的客户案例,也包括了IBM自身的案例。可以看到我们所说的七个成功要素,不仅是从客户这得来的,也是通过IBM自身的实践和验证中得来的。”

 

作为企业走向认知型企业的“方法论”。这份报告总结了七大成功要素包括:确立平台战略,开启进化之路;挖掘数据价值,强化固有优势;描绘企业架构,助力业务转型;再造工作流程,积极利用AI;打造敏捷文化,快速推动创新;重塑员工技能,激发组织潜力;选择安全信任,赢得公司未来。

 

麦俊彦指出,“企业数字化重塑的目标是实现认知型企业,七大要素可以指导企业如何转变成一个认知型企业,企业可以从各大要素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切入。企业不论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哪个阶段都可以开始认知型企业之旅。”

 

而平台战略是七大元素的基础,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数字化业务战略总经理李胜峰认为,”平台发展的终极阶段,也就是孵化变量、共创共赢的阶段,我们建立的平台就是生态级的平台,生态级的平台本身是整合了天下的资源和能力为天下服务。”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数字化业务战略总经理李胜峰


这就像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认知型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小平台、中平台的演变,最终形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平台。

 

在平台“遍地”的时代,认知型企业的平台战略集合了文化、平台、工作流、技术、数据、应用、架构这七个层次,将企业所有面对的问题,进行了拉通,而不仅仅从技术侧入手,是当下思考最全面的平台模型。

 

而数据价值的挖掘则是七大要素的灵魂,尽管很多企业在数据挖掘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很久,但因为缺乏对数据价值的正确认知,虽然在过去的信息化改造过程中有过波澜壮阔的数据变革史,但收效并不大。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认知决策服务总经理朱翊表示,“数据价值驱动的核心含义应该有三大维度。第一,人性化体验。第二,自我意识型运营。第三,回到开放式的平台和工作流。以电动车企业为例,新兴的很多电动汽车企业不会造车,但它会设计车,会模块化的组装车,但是他同样可以在企业竞争中领先。如何组装?它们就是靠数据的方式发现核心数据,构建它的价值,随着业务的变化,不同平台的结合,可以很自然的结合成为不同的工作流,和合作伙伴对内对外予以合作,这是数据价值的很重要一点。”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认知决策服务总经理朱翊

 

可见,认知型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限于点状技术的引进,而是在端到端业务流程各环节利用AI技术赋能,达到流程和业务重塑的效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其他指数型科技不再強迫工作人员按指令执行流程,而是让企业解放思想,重新思考完成工作的方式,通过整合企业内智慧设备甚至智慧人员之间的互动,重新构建工作流程,实现自动化、个性化、人性化。

 

我们知道,早在2016年,IBM就发布了认知商业的战略转型,这是继“智慧的地球”之后,IBM发布的最重大的一次转型战略。IBM相信,整个商业模式由于认知技术的推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小到每个人获得的服务和产品、创业者所能拥有的商业创新优势,大到传统企业行业的转型、甚至经济和整个社会治理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由此可见,如今的认知型企业,就是IBM在认知商业转型中所总结的经验和积累的认知。不过,转型路漫漫其修远,IBM和企业客户,仍需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认知型企业的奥秘。




浪潮:引领人工智能新生态

上一篇

回望:那一场关于“智慧岛”的大作战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