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疫情之下,城市中流淌着“智慧”的声音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声音。

北京胡同里的高亢婉转,上海弄堂内的软语温存,广州茶楼中的热闹攀谈。每一座城市的声音,就像是城市的灵魂。无论你走到哪里,听到这些声音,就像是回到这座城市。

然而一场疫情,就如同给城市戴上了“口罩”一样,遮住了每个人脸,也似封禁了每个城市的声音。

步行街上拥挤的人群,主干道上汹涌的车流,商场里喧嚣的吵闹声,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声音,一瞬间,就刹住了车,形同一片空白。

一个城市没有了声音,也就失去了灵魂。恰在这种相对安静的氛围中,我们却似乎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

云承载着工作和学习的互动与交流,跳动着大数据的美妙音符,像是谱写了一首智能化的乐章,让城市充满了“智慧”的声音。

智慧的城市,要让智慧动态流动

其实,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从信息化时代就有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到互联网时代又有无线城市,直到数字化时代才明确了智慧城市的理念。相比传统信息化,智慧城市并不是简单的所有行业信息化的总和,更是对整个城市各行各业数字化能力的一次重塑。

一个城市如能被冠以智慧之名,它的智慧必然是流动的,就像是城市中的声音一样。

智慧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承载了市民最迫切的生活工作需求的载体,它或许是云,或许是大数据,是但也不全是。

以疫情期间的情况来看,为了隔绝疫情的传播,“居家”成为了每个人的必选项。但企业要复工,学生要复课,社会还需要正常的运转。这时候,“云”就成为了一个必备条件。云会议、云办公、云招聘、云签约、云课堂、云诊疗、云审批等一系列“云服务”成为政府、企业、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居家办公神器。换言之,在这个背景下的云,就是智慧城市最核心的组成要素。

另外,无形的病毒就像是无孔不入的冷血杀手,最令人可怕的是新型冠状病毒长达14天的潜伏期。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尽快与病原体做到隔离,不给病毒再次突破我们的防线的机会。那么做到精准分析的大数据,就可以让每个人的行为轨迹变得“透明”,让防疫从被动,变为主动。在这种关键时刻,大数据也是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关键。

而人工智能则可以助力城市精准防控。春节后“复工潮”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及时掌握重点疫区旅居史、停留史、居住史对象的活动轨迹、分析挖掘密切接触对象,果断阻隔疫情传播途径,已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浪潮积极配合济南交警,依托济南交通大脑智能分析能力,紧急部署疫情防控动态感知预警平台、AI分析疫情隐患车辆、多媒体全平台发布交通路况,用科技的力量,助力济南交警打响交通防疫攻坚战。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所谓智慧城市,并没有约定俗成的概念。一个城市的智慧,必然有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些可以流动的智慧,根据城市遭遇不同的危机和难题时,能够发挥智慧的价值,这就是智慧的城市。

疫情之下,这些“智慧”可以让城市闪光

根据《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8-2019》显示,我国大量城市已经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准备期向起步期和成长期过渡,处于起步期和成长期城市从两年前占比57.7%增长到80%,而处于准备期的城市占比则从42.3%下降到11.6%,新型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从整体规划向全面落地过渡的新阶段。

这组数据都表明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是可以领跑全球的。这次的疫情,本质上也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了我们很多城市的智慧水平。

在疫情当下,很多“智慧”融入到城市当中,让市民享受便利,让疫情无所遁形,让城市重现变得拥有活力。

首先,当云与办公结合的云办公,在疫情期间就满足了数亿人的办公需求。比如,浪潮基于“云+”协同工作平台推出了“云+战疫版”,涵盖科技战疫、在线政务、人事助理、协同工作、开放生态5大板块,包括易登记、健康码、疫情指挥、视频会议等20余项功能与服务,累计服务100+省市政府、1000+中大型企业、100万+注册用户。

其次,所有的“云服务”的有效提供离不开“云中心”的稳定运行。浪潮保持数据中心产品技术服务的高效畅通,150多个云中心和将近400个项目地从春节期间就一直全程重保特保整个体系的安全,帮助移动、联通和电信运营商来做好通信运营保障。尤其在1月26日,某互联网公司疫情防治远程咨询系统访问激增50倍,向浪潮集团作出服务器扩容的请求。浪潮集团克服多重困难,只用了18个小时就解决了货物准备、物流运输、交付等事宜,做到快速反应、精准执行。

第三,当大数据与防疫相结合,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成为“科学防疫”的基本原则。被数据力量赋能的全国疫情态势动态播报机制,就成为抗疫最有力的武器。例如,浪潮爱城市网APP在济南市上线“疫情防控调查登记系统”,全市已超过400万居民使用系统, 采集疫情防控信息150余万,助力打通社区防疫最后一公里。

疫情之下,城市中流淌着“智慧”的声音

爱城市网APP“身份健康码”

同时,浪潮爱城市网还会同济南市公安局、济南市卫健委等部门研发上线“身份健康码”,作为疫情期间公共场所出入凭证。“身份健康码”通过绑定个人身份信息生成,济南市民只需要在爱城市网APP实名认证,即可一键获取,随时出示,简单方便。相对于其他地区推出的“健康码”,“身份健康码”在绑定“密切接触、发热门诊”等个人疫情健康信息的基础上,突出市民的身份信息,具备电子身份凭证功能,是全国首个具有身份信息认证及疫情健康信息的认证码。

最后,人工智能作为智慧城市应用层面最重要的技术,智慧的城市大脑也分解为车站大脑、街道大脑、社区大脑,在诸多场景下,解决了防疫作战化整为零的作用。比如,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打造“社区大脑”,结合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要求,下派相关工作任务,实时监控辖区环境卫生状况。同时,还可将上级部门反馈的湖北、武汉来往人员、湖北籍车辆进行信息录入,实现小区疫情重点人员出入管控,有效避免了可能携带病毒的人员、车辆进入社区。

疫情之下,城市中流淌着“智慧”的声音

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打造“社区大脑”

当这些不同的“智慧”流淌在城市上空,帮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帮助在疫情期间工作与生活的有序,这也许就是我们理想中智慧城市的样子。

疫情有望倒逼智慧城市建设提速

新型城镇化的成就带来城市资源的高度集中,网络化、快速化基础设施加大了社会要素的流动。这种“大集中”、“大流动”的特性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要素供给,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埋下了隐患。当疫情到来的时候,城市的治理也表现出一些明显的问题,这有可能会倒逼智慧城市建设的提速。

第一,疫情倒逼智慧城市走向均衡治理

疫情防控当中,城市中心的管理能力和城乡结合部的管理能力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对广大城市而言,基于网格化的精细化治理已实施多年,而广大乡村而言,基层防控仍然存在“管理靠喊、措施靠蛮”的粗放式治理现象。这就导致了在疫情发生后,很难用同样的智慧化手段做到统一的节制,所以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应吸取这一教训,走向城乡均衡治理。

第二,数据链条仍需要进一步打通

本次疫情当中,我们也发现某些政府部门内部数据共享不足,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足,区域政府之间的数据共享不足等问题,为疫情利用大数据武器进行抑制造成了一定的难题。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这种数据链条的完整性如果不能进一步拉通,很可能还会持续建设新的智慧孤岛。在过去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发生过很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行为。只有跨系统的数据联通,才能建设出真正的智慧城市。

第三,智慧应用落地将以适用性为主

在疫情当中,很多过去智慧城市项目中建设的智慧应用,并不能适用当下的城市治理需求。这表现出,经过多年的建设,智慧城市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但是在应用领域,仍然以流程电子化为主,对应用使用体验、应用效果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比如疫情期间对于外来人口的管理等应用,大都处于原始的纸笔记录形态。可以预见,疫情结束后,以适用性为主的智慧应用会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

第四,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将会大幅提速

很明显,疫情的发展,应为科技力量的介入变得智能可控,由于智慧的决策是需要根据基层反馈,一把手快速决策部署的决策能力,而智慧工具和智慧流程带来的能力,将会进一步让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决策层。而城市管理者,经过疫情的反思,会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入,这会在未来推动智慧城市需求的提速。

第五,智慧城市更需要云数智一体化能力的服务者

诚然,智慧城市在疫情的防控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城市过去30年的建设和运营固然也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难点。无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信息,都告诉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综合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一体化集成的能力,需要耐下心来不断的摸索。而浪潮不仅总结出城市运营商这样的方法论,在云、数、智的综合能力上均有不俗的表现,特别是疫情期间,通过云、数、智的分解和融合,浪潮与多个城市的合作过程中,都为防疫创造了良好的智慧环境。浪潮这样的综合能力型的智慧城市服务商,应该更多的得到掌声。

最后,一场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智慧对城市的意义,就让我们共同去聆听属于城市未来的,智慧的声音。

云手机商业化的鲲鹏“变”

上一篇

CXO调研:新冠肺炎疫情下,IT和数字化转型价值凸显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