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书推荐 | “科而不幻”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很“温情”;人工智能很“机灵”;人工智能很“吃苦耐劳”;人工智能还很“鬼斧神工”。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除智慧之外的价值,其实答案就在应用场景之中。用户已经不满足借助现有技术,满足业已存在的应用场景需求,其还希望植入人工智能,创造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创新,并在场景创新中提升业务价值。

人工智能“科而不幻”


通常国人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源自电影。涉及人工智能的经典电影也不下百部,例如《我,机器人》、《黑客帝国》、《终结者》、《少数派报告》、《机器管家》、《银翼杀手》、《超能查派》等等。其中,涉及的职业既包括医生、修理工、管家、垃圾清运工,也包括警察、军人、私人侦探,甚至还有杀手。

话题由此展开,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中的场景,正映射在现实生活中,正映射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综合来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致基于七大方向:

1

其一,在“事”和“物”中,植入人工智能“基因”。由此,具备“自主意识”的事物,将执行传统由人类完成的任务,例如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无人机、智能家电等。此趋势中,最典型的电影如《超能陆战队》。影片中的医疗保健型机器人大白,除了具备完美的人机交互能力,还因其心脏中装载有超过10000个疾病和医疗程序的数据芯片,可真正实现对病人的“对症下药”。

2

其二,增强型大数据分析,让数据科学任务实现自动化。Gartner数据表明,到2020年,将有超过40%的数据科学任务,实现自动化。此趋势映射到美剧《黑镜》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已经可以通过采集社交网络中的各类数据,复制出一个你思念的“人”,然后再寄给你。

3

其三,人工智能驱动的开发。专业开发人员可以将AI驱动的功能和模型,注入应用程序,而无需专业数据科学家的参与。《美国队长2》中,超级古董级计算机存储了索拉博士的大脑,并开发了索拉算法,该算法可以从神盾局的数据库中,读取过去世界的数据,预测每个人的未来。

4

其四,赋权边缘。人工智能将与边缘计算紧密结合,将植入各类终端设备,从工业设备,到屏幕,再到智能手机,再到汽车发电机。《全面回忆》中最杰出的道具是,被植入主角手掌里的“手机”。只要将手放在特定的固体表面,就会出现一块显示屏以供操作。

5

其五,沉浸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与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和虚拟现实(VR)等技术紧密结合,出现虚拟个人助理、聊天机器人等。毫无疑问,《钢铁侠》系列就展示此类场景,虚拟数据和虚拟形象直接显现在空气中,没有了电脑和手机这类显示屏,人直接和虚拟世界进行互动,还能实时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

6

其六,智能空间。智能空间最通常的理解就是智慧城市。《第五元素》未来的城市里,高不见顶的建筑,交通网络于空中交错,人们都乘飞行器出门,连公共交通都是飞行器,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交通拥堵问题。

7

其七,量子计算。传统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之间差异在于。经典计算机会以线性方式读取图书馆中的每本书,但量子计算机会同时读取所有书籍。例如《流浪地球》MOSS系统就带有明显量子计算技术特征。



艺术未必高于生活


上述即是影视作品中“科幻”的人工智能场景。当然,如果说上世纪涉及人工智能的电影,还属于科幻题材,甚至只是借以人工智能外衣,进行道德讨论,但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科而不幻”。电影中的场景屡屡出现在现实,甚至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远远超越了电影人的想象力。

以“自主意识”的应用场景为例,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走出实验室;无人机已经登上春晚舞台;5G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巡检机器人”,也已经在深圳地铁入职工作。此外,“智能港口”也已经落地实现。

上海港每天处理集装箱超过10万标箱,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基于上海港建设自动化码头的体系设想,华为联合埃森哲联合设计、实施了“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其中产品包括超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开放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以及服务器、软件定义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

同时,华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已植入“自动化码头”,项目运营后,装卸效率提升30%~50%,排放减少50%。更明显的价值是,在传统码头中,一台龙门吊需要配备5名工人。而在自动化码头,一个人可以坐在办公室控制4~6台龙门吊。

当然,人工智能的价值,不止于执行传统由人类完成的任务,其还在解决我们此前一直头疼,但又无从入手的一些问题,例如,智慧城市。因为人工智能,以及多重新兴技术的广泛植入,未来在现实世界中,必有与其平行的数字世界。对此平行数字世界,华为称之为“城市智能体”。

  举例说明  

深圳是全国车辆密度最高的地方,平均每公里510辆车,居全国之首。从2017年开始,深圳市交警与华为合作建设“交通智能体”。系统上线后平均车速提升15%,深圳逐步退出“堵城”之列,今年一季度全国城市拥堵排名第46,在一线城市中排名最低。过去的深圳是车看灯,读秒数通行,现在是灯看车,读车数放行。


人工智能依靠技术红利


上述均是人工智能已经超越电影艺术的应用场景,可以说,在云计算时代,用户关注ICT基础能力,但在人工智能时代,用户的需求已经不限于满足应用场景,其还将更关注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应用场景创新,并在创新中提升业务价值。

当然,人工智能的产业红利还将继续释放。虽然其行业渗透率只有4%,但由此技术催生的应用场景,已经呈现指数级增长。同时,人工智能也还在与计算、存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AR/VA、5G、企业云通信、智能安防等产品和技术快速融合。由此,依靠技术红利可以支撑百行千业的应用场景,依靠技术红利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更可以简化原有繁复的业务流程。


+AI,智慧的力量


华为IT产品线最近上线了《+AI,智慧的力量》期刊,这是一个探讨AI、云、IT基础设施趋势、技术和实际应用的平台,这里不仅有最in的技术解读,前瞻性的趋势分析,还有各行业的AI故事,敬请点击阅读。





财报解读:两位数增长的戴尔 四轮驱动的“IT转型”

上一篇

中国HPC:从研发创新走出来的产业领跑者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