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数字深圳:智慧之城的“味道”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
 
我们住在城市里,城市也住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生活在城市中,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呼吸着它的空气,感受着它的独特的味道。
 
诗人达维希说:“每个城市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气味。在巴黎到处都能闻到现烤面包、奶酪和各种各样迷人之物的香气;贝鲁特弥漫着阳光、大海、烟雾和柠檬的气味;莫斯科是冰块上的伏特加味。一个城市若没有独特的气味,绝对是不可靠的。”
 
那么,深圳的味道又是什么呢?


从1979年到2019年,整整40年的沧桑巨变,深圳从昔日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拥有上千万人口,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这是深圳奋斗之城的“味道”。
 
同时,深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有数据统计,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这又是深圳创新之城的“味道”。
 
近年来,数字化为深圳的发展带来强劲增长动力,在11月28日, “2019智慧中国年会”发布了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结果中,深圳以77.4分排名全国第一。
 
2018年,深圳出台《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强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到2020年,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的发展目标,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去年深圳发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显示,深圳要正致力在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智慧城市,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全面推进城市治理、居民生活、行业发展等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这就是深圳智慧之城的“味道”。
 
01
一张白纸上画出来的城市

不同于任何一座全球顶级的城市,深圳并没有悠久的建城历史,仅用40年时间建成一座享誉全球的大都市,在深圳的字典里唯有“奇迹”两个字,可以形容。

图上

1980年,一位美籍日本摄影师出目里利吕井,从香港来到深圳,拍下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样子:绿皮的东风号火车形影孤单的停在罗湖火车站,大部分仍然是土路的城市街道上,鲜有汽车的影子,主力的出行工具要依靠步行或是自行车。
 
当时的深圳,就像是一张“白纸”,等着有人将它画成应该有的样子。也正因为如此,深圳形成了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年轻和包容的文化,没有深圳人,谁来了都是深圳人。深圳也没有其他城市发展的包袱,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不存在任何可以原生的矛盾和冲突。
 
作为我国人口最年轻的大城市,深圳多元包容的文化,使得我国改革开放许多先例都是起源于深圳。深圳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尤其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所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希望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在深圳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新目标、新定位。

如何理解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在高交会上说,“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有两层意思,先行意味着在众多领域鼓励探索创新、走在前列;示范意味着沉淀经验,能给其他区域借鉴复制。”
 

的确,以智慧城市为例,智慧城市在全球各地的落地状况令人堪忧,标准混乱,鲜有特别令人眼前一亮的样板。归根到底,智慧城市都有同样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上做一定的优化,缺少对过往大量重复建设的否定,和推倒重来的勇气。
 
这就需要一个像深圳这样从一张白纸上刻画出来的城市,时刻充满了改革的勇气的城市,主观意愿希望走向全面智慧的城市,来做成标杆,这就是深圳独特的智慧的味道。
 
02
“以人为本”解决大城市病

我们知道有一种说法,叫做逃离北上广,原因就是“大城市病”的存在。
 
大城市病的主要成因,就是由于人口的激增,导致的道路堵塞,房价的持续高涨,工业和水污染,不稳定的安全因素等引起的不舒适感。
 
从数据的维度看,大城市病特别像数据的激增,给数据中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它不会导致整个数据中心的崩塌,但是却会逐渐的产生安全风险,拖累整个的数据中心的运行。换言之,大城市病会让城市的发展变慢,竞争力下降。
 
解决大城市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数字化的路径,从城市最小的原子“人”的维度开始进行城市治理,并逐渐打通各行各业的数据,让服务无处不在,让智慧无处不在。现实了智慧的城市,就具备了对抗大城市病的能力。
 
所以深圳的数字化进程一开始就是为了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社会和谐,要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要公平正义。从一开始就从关怀人、解决人的问题入手,紧紧围绕着人的所求所需来认真地研究城市的治理。


比如,深圳在2013年就提出了一些想法,对电子政务进行改革,把对老百姓的服务优化配置到市区里面去;并在2015年提出优化改造,把所有事务通过一个统一的入口,统一受理、统一反馈,并实现了业务部门在基层的协同——践行统一受理、一证通办、全城通办、就近办理。
 
再比如,深圳市政府近期的一些很有特色的数字化建设,比如把14个部门改成1个窗口就可办理好;“深圳90”,即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理完成,总审批时间不超过90天;秒批,提倡300项不见面审批,等等一系列的创新应用,这些都是数字深圳正在建设的内容。
 
我们知道,孤独、疏远、快节奏、紧迫感、危机感,这些因素是让人们逃离大城市的原因,那么“以人为本”的深圳,正在通过数字化的体验,弱化甚至消除这些感受,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共享,深圳智慧的味道。
 
03
智慧来源于点滴实践

当然,以人为本只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根本性的方针,真正的智慧必然来源于点滴的实践。交通的智慧,地铁的智慧,医院的智慧,教育的智慧……这些智慧的汇集,最终才是城市的智慧。


比如深圳地铁遇到的痛点是,在高峰期上下车人潮汹涌,时常会出现遗失物品求助的问题。但受到技术制约,车载数据只能储存在车上的硬盘,靠人工进行拷贝。以列车运行1小时,产生至少25GB的数据为基准,即使用速率为200Mbps的移动硬盘拷贝,仍需1小时,工作人员要一帧一帧地查看,物归原主何其艰难。

华为联合深圳地铁,在深圳地铁机场快线11号线,搭建了全球首例地铁5G超宽带车地无线通信。华为AirFlash 5G车地转储解决方案保障下,全车8节车厢40个高清摄像头的25GB数据,仅需150秒便可自动传输,再通过AI图像识别等技术,利用乘客上下车的时间,便可快速确认背包遗失位置、拿包人身份及轨迹,这种在谍战电影中才能遇见的场景,如今在深圳已成为现实。
 
地铁的智慧让拥挤的人潮感受到头顶之上的一股暖流,而电力的智慧,则让维护人员感受到数字化的关怀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魏前虎副主任统计过,一名普通线路工人工作30年巡线所走过山路可绕赤道1周。深圳目前在运110kV及以上架空线路共计511回3900余公里,独立杆塔7700余基。近些年来深圳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增长的输电线路,同时也带来了繁重的电力运维任务。传统人工巡视需要跋山涉水,工作强度大,且存在登高、野外作业等多项风险。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深圳供电局与华为携手,在边缘侧部署输电视频监控终端,集成Atlas 200 AI加速模块,运行AI推理算法进行就地图像视频分析,及时上传告警。主站部署训练和推理系统,持续优化算法模型,结合管理软件实现模型远程下发部署,快速升级系统功能。通过“以系统智能分析为主、人工判断为辅”的崭新模式,原来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现场巡视工作,输电监控指挥中心现在仅需2小时就可完成,巡检效率足足提高了80倍。
 
如果说地铁和南方电网的智慧,代表了大行业的智慧,那么幼儿园的智慧则更加证明了基于任何微小的场景,智慧都可以带来全新的感受。
 
如何构筑幼儿园的安全体系,守护孩子无忧的童年,是每个家长的心之所系,同样这也是罗湖区打造平安幼儿园的初衷。
 
华为平安校园解决方案,将罗湖区139个幼儿园,5000+以上的摄像头数据统一联网至教育局,与“智慧校园安保运营管控平台”、“区教育局平台”、“明厨亮灶平台” 实现对接,基于华为沃土数字平台,利用大数据、视频云、AI、GIS等技术,对全区的各种数据进行融合、智能分析及管理应用。利用人像识别技术,实现各园区周边人员的人像比对和预警,提前遏制幼儿园区内危险事件。同时,通过视频云技术,实现各级政府监管职能部门或社会机构间的视频共享和联网,应用AI、大数据技术实现园区周边环境智能化分析研判,支撑日常管理工作。
 
从这些行业的实际落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深圳正从每个小行业的智慧入手,先解决当下最迫切的需求,并一步步深入,将小智慧进行连接,慢慢过渡到“大智慧”。
 
04
华为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

深圳的独特味道,也催生了一批诞生于深圳的顶级企业,比如华为,再有平安、腾讯、招商银行、万科、华润、比亚迪等等……


生于深圳,长于深圳,这是华为作为数字深圳最重要的运营者的一个地缘优势。华为是世界的华为,华为也是深圳的华为。目前,华为已经助力深圳1800多家企业走向数字化转型。

如阎力大所说,华为扎根于深圳,联合生态伙伴,支持政府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在这里,首先建设了新信息基础设施,通过数字平台,打通了深圳市市级与各区、各委办局的数据,实现了数据融合共享,在此基础之上,华为联合众多生态伙伴,在政府服务、教育、医疗、交通、水务、海关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应用方案。支持深圳市构建了公共服务领先,产业发展争优的营商环境,助力了深圳市的高质量发展。
 
在我看来,华为之所以可以推动数字深圳的建设,有几个原因。
 
第一,一座城市是否部署云、物联网、数据湖、人工智能、视频云这五大新基础设施,将成为判断其是否进入了智慧城市的标志。而华为作为全球ICT技术和解决方案最全面的科技公司,正在深圳部署这五大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沃土”。
 
第二,在“沃土”之上则是一个城市的决策、运营和管理所要依靠的“大脑”。那么华为帮助深圳市政府,建设了智慧城市中枢城市智能运营中心(IOC),打通了42个委办局的业务系统,100多类数据,28万多路视频,构建了深圳市“1+12+N”一体化指挥体系。
 
第三,智慧城市是大量智慧实践的迭加,除了前文介绍的深圳地铁、南方电网和罗湖幼儿园,华为还在深圳为深圳机场、深圳龙岗、深圳交警等各个政府部门建设了智慧的系统,为整个深圳的智慧化,不断贡献着力量。
 
不难总结,40年改革开放的深入,让深圳奋斗之城的味道恒久不变;先行示范区的建设,给深圳创新之城的味道增添了新的注解;而深圳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智慧应用的普及,智慧体验的营造,都让深圳数字之城的味道更加浓郁而绵长。



SAP:充满变数的时代,也可以是最好的时代

上一篇

华为云郑叶来:多元算力驱动应用创新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