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畔,走入湖北大学校园,焕然一新的教学楼映入眼帘。2024年暑期以来,湖北大学长江新区校区、武昌校区共计173间教室迎来升级。
明亮的空间、全新的桌椅讲台、智慧化的交互式触控大屏,营造了舒适、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系统、智慧录播系统、AI督导训课系统等先进的教学工具,为提升教学体验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环境好,颜值高,功能全,富有科技感”……对于全新升级的智慧教室,同学们不吝称赞。
近几年来,湖北大学加速开展开放共享智慧校园、多形态智慧教室和泛在学习空间的智慧化改造,“智慧琴园”智慧服务中心建设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不断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一站式数字化服务,湖北大学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大步迈进。
一系列教学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智慧化应用的体验升级,依赖一个有力的网络支撑,每块电子屏的数据交互、每一次指尖触屏获取智慧应用服务的背后,需要网络像人体神经系统般精准传递信号和数据,支撑起整个智慧校园的灵敏反应与协调运转。
网络是智慧校园、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根基。为此,湖北大学携手华为打造业界首个F5G-A万兆全光校园网络,基于F5G-A打造了一条高速、融合、绿色、智能的信息高速路,为学校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底座。
智慧校园2.0,光网络为先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坐落在具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武汉市,濒临浩瀚长江,拥有武昌校区、汉口校区、长江新区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00亩。目前,湖北大学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2024年3月,湖北大学成立“大数据中心”,统筹全校智慧校园建设,编制完成了“湖北大学智慧校园2.0建设整体规划方案”,同时制定两年行动计划,打造校园数字化“五个一”工程:“有线无线一张网,计算存储一朵云,师生数据一张表,办事服务一站式,网络安全一体化”。
“智慧校园2.0第一个工程便是‘有线无线一张网’建设。”湖北大学大数据中心主任陈昊表示。谈及网络首要改造的原因,他指出,随着数字化转型推进,湖北大学面临越来越明显的网络挑战。
一是带宽不足,体验较差。随着高清视频教学、大规模在线课程、科研数据传输等应用对网络带宽需求激增,传统网络难以满足,尤其在高峰时段,网络拥堵问题尤为突出。
二是多网并存,数据割裂。湖北大学现网存在以太网、多媒体教学网、安防网等多张物理网络,数据无法有效共享,业务流程割裂,急需网络融合、统一承载。
三是运维复杂,人力不足。校园网络覆盖范围广,两大校区在校学生35000人、教职工2600人,接入设备多、类型多,传统网络管理模式下,设备管理分散,人力不足。
四是故障率高,排障时间长。现网设备运行8年,设备老化,故障率高,一旦出现故障,排查和修复时间长。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对市面上的主流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得益于F5G-A技术的简架构、易运维、高可靠、好演进等特点优势,最终我们选择了F5G-A+Wi-Fi 7的全光网架构作为湖北大学网络改造的升级方案。”陈昊指出。
万兆全光校园网,湖北大学树立智慧校园底座标杆
2024年8月,湖北大学全光校园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历经150天建设部署,到2024年年底完成新一代网络架构的全面改造升级。这也让湖北大学成为湖北省首个采用“F5G-A+Wi-Fi 7”技术建设的全光校园,树立了行业标杆。
全光网用一根光纤直达每个教室、每个办公室、每个宿舍、每个室外杆站,Wi-Fi 7作为最新一代的WLAN技术标准,能够提供更大带宽、更高并发、更低时延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全光上行带宽高达10G,完美匹配Wi-Fi7大带宽回传。陈昊说,“F5G-A+Wi-Fi 7”架构技术标准5年不落后、网络带宽10年包够用、地下光缆30年不开挖,是湖北大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理想选择。
- 一校一房一管网:管网成环,全域贯通
新方案通过在武昌和长江新区校区每个校区建设一个核心网络机房,两个校区之间通过2条带宽为100G的过江光纤实现高速互联、业务互通。校内采用顶管施工技术建设了埋于地下4米深的13公里光纤主干管道,实现强弱电的分离,管网成环,全域贯通。
- 一楼一柜一张网:多网融合,全光统一承载
通过为每栋楼部署统一的弱电信息柜,整栋楼的光纤集中分光汇聚,其余楼层无需弱电间,降低火灾隐患,简洁布线,节省空间。同时将学校智慧教室专网、安防专网、医保专网、一卡通专网、财政专网和5G专网全部并入全光校园网,实现了多网融合、全光统一承载。
- 一房一纤一终端:高速网络接入,有线无线全覆盖
此次改造涉及湖北大学武昌、长江新区两大校区共70栋建筑9843个房间光网络升级,改造密度巨大,全光网络回传带宽提升10倍。共安装了2814个智能接入箱、9154个室内有线无线一体化面板AP设备,在图书馆等室内公共区域安装了689个高密AP,在教学办公区的广场、操场等室外公共区域安装了90个高密AP,实现校区有线无线全覆盖。采用全光纤代替网线,光纤从机房直达房间实现高速万兆网络接入,经测速,无线端口速率可达1000兆,从而能够满足师生用网需求。
- 一厅一屏一平台:全网可管、可视、可控
面对智慧校园越来越复杂的运维难题,湖北大学为光接入箱、光缆井盖和光交箱均安装了智能传感设备,建设有智能运维大厅,采取大屏展示的方式,通过统一的智能网络运维平台对校园网进行监控、调度和维护,实现了全网可管、可视、可控,运维人员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及时、高效解决网络问题。
简架构、易运维、高可靠、好演进,奠定教育数字化坚实基础
据了解,2025年初,湖北大学武昌校区和长江新区校区的全光校园网全面开通运行,教学数智化应用得到有力支撑,师生用网体验更好了,学校网络运维也更轻松。陈昊用“架构简单、维护简单、安全可靠、平滑演进”四个关键词总结了全光校园网部署以来的价值体验。
从网络架构来看,F5G-A采用两层网络架构,仅核心层和接入层,弱电井采用无源分光器,降低了火灾风险,同时也更绿色节能。光纤直接从主机房直达房间,减少布线的同时,也降低了桥架占用空间。
在网络维护上,ONU集中化管理,无需独立配置业务;ONU和AP即插即用,便于业务发放和维护替换;光纤链路抗电磁干扰能力、抗腐蚀能力强,无源免维护,更省心省力。
从安全保障的角度来说,一方面802.1x、MAC地址等多种接入认证方式保障接入安全,另一方面OLT双主控、双电源、主备等多种冗余保护机制确保核心稳定,从而实现让网络更安全可靠。
在网络演进上,湖北大学目前采用XGS-PON有效满足用网需求,同时10G、50G共平台,未来升级只需更换业务板卡和ONU,综合布线光纤及分光比无需调整,即可平滑推进到50G PON。
2025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序推进我国万兆光网试点应用,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升级演进。湖北大学凭借“F5G-A全光网络”全新一代网络架构,成功打造业界首个万兆全光校园网络,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陈昊表示,未来湖北大学将深化F5G-A与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探索“通感一体”等应用场景,全面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交流合作,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湖北大学打造“F5G-A万兆全光校园网标杆,为学校加速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智慧教育发展强劲动力。